党的各级部门和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及一切知识分子的关心、爱护、支持和尊重。既要尊重他们饱满的报国情怀、执着的学术探索,也要尊重他们独立的人格尊严、自由的创新精神,更要在有关政策配套、机制疏通、条件设置和氛围营造上持续释放推进剂。广大学者也要再次重温重要讲话,以社会主体和改革开放进程推动者的高度自觉,履行使命,实现价值,汇聚迈向伟大前程的精神之光。
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回顾去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科学分析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全面部署。这一重要讲话,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提供了思想指南和实践动力。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的这一论断,再次提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属性,从解释世界走向改造世界,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所要面对的核心母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方式的当代形式,需要按照实践的逻辑延续和推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为每个学者和有志于此的青年们指出了一条正确的求索之路,那就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时刻牢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这一年来,大批学者们走出书斋、走向田野,用脚步丈量学问的深度,用普罗大众的满意度来检测学问的适用性,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既好看又可行的学术成果。
一年来,马克思主义有了更具时尚的面孔,一些中青年学者以动感丰富的图文作品,让马克思的面孔更加可爱而年轻态,赢得了一大批90后、00后的拥趸者。伟大也要有人懂,中国的学者们继续执着于揭开学问神秘迷离、高不可攀的面纱,以更加直观、可视、可体验的方式走进大众,让人民领袖和革命先烈们带着满满的情怀和生命质感的人生追求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首选。考古学界继续发挥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光荣传统,又借助电视直播和公众考古的快捷通道,刷新着人们的知识视野。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法学家等各个领域的专家们分别以各种形式放低姿态、走近大众,开启了新一轮的哲学社会科学推动实践见成效的发展方向。
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的价值导向,当代中国创新理论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新也是最重大的成果,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方法上,拓展创新了科学思想方法,拓展创新了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工作方法,在实践上,指导引领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指导引领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此,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界不断地进行了持续深入研究和探讨,研究的深度和关注的密集度,也体现在中国学界对于顺乎民心、遂乎民意的时代强音敏锐的把捉之中。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走出了自我苑囿的小圈子,深耕时代沃土之中,带着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开始更加坚定地走向世界。在欧美知名大学讲坛,在全球各项议题的发言台上,中国学者用更具原创性和张力结构的话语表达着当代中国人对世界的全新的观察、分析和判断。
不忘本来,吸收将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又向外看,既向前看,又向后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所呈现的综合的全息的视野,鲜明地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思维的内在要求,也让一个更具圆融性的文化自信表达凸显出来。一年来,学界对于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更加深入,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更加紧密,对于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术耕耘也成果颇丰,对于革命文化遗址的研究、保护和利用,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史的延续性的阐发也越来越有说服力,在城市建筑中对于现代建筑遗产特别是反映新中国开创之艰苦卓绝的实体遗迹保护不断被郑重讨论和推进。
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的这一告诫,深深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为生民立命的传统儒家言说在新的时代必须接榫于新的实践最广大的创造者,一切学问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把人民看作实践主体、批判主体、利益主体和权利主体,时刻把是否为人民所懂得、满意、接受和使用为判断学问价值的原则。这一点,在总书记讲话一周年的时候,在今后长时期内,还需要持续强调,还需要各研究机构特别是高校扎实认真不走样地学习、领会和践行。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已基本确立,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的判断,主要是一些学科设置同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体系不够健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比较薄弱,这一判断一年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积极回应,特别是在学科体系的完善和交叉学科建设方面。但是,距离瞬息万变的社会实践,距离当代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创新和创造,距离中国学术走向世界自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发出中国强音的需求,还是有相当距离,还需要学者们以著作等心的自觉持续做出努力。
党的各级部门和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及一切知识分子的关心、爱护、支持和尊重。既要尊重他们饱满的报国情怀、执着的学术探索,也要尊重他们独立的人格尊严、自由的创新精神,更要在有关政策配套、机制疏通、条件设置和氛围营造上持续释放推进剂。广大学者也要再次重温重要讲话,以社会主体和改革开放进程推动者的高度自觉,履行使命,实现价值,汇聚迈向伟大前程的精神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