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成长总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界环境中家庭环境的影响最为突出。幸福与不幸福好像或多或少与童年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有一定的关系。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说过的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在生活中,总有些孩子一边对父母表达着怨恨,一边却又期盼着他们的关注:“为什么他们总不肯夸夸我?”“难道我在他们心里就不重要吗?”“我在这个家里是可有可无的吗?”对他们来说,似乎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始终无法得到父母的认可。
长此以往,这种不被爱的阴影,在不知不觉中投射到了他们的大半生,直至把自己也毁得七零八碎,成为了永远的童年创伤,那童年创伤会造成哪些心理特征呢?
表现一:情绪失控
虽然在外人面前表现得或温和,或和善,或热情,但在独处时或面对亲密关系时,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在原生家庭暴力情绪中长大的人,经常处于极端情绪中,很难平静。
表现二:缺乏自信
因为从小父母对自己是批评多于鼓励,因为导致缺乏对自我的认可,日常表现得唯唯诺诺、极不自信。
表现三:讨好人格
因为从小父母对自己的“爱”都是有条件的,长大后就会通过委屈自己、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换取别人的认可与情感。
表现四:自卑敏感
因为父母总是拿自己和别人比较,且总是比不过别人,长大后就是习惯跟他人对比,觉得自己永远比不过别人。
表现五:孤僻封闭
不喜欢和人接触,更喜欢一个人待着,经常把自己孤立于他人之外,拒绝他人对自己表现得关爱,社交圈极窄。
童年错过的那些事,等我们有能力之后,就会拼命去满足。即使现在成年的我们已经不再需要,甚至那些东西对于我们的年纪有些幼稚,可还是会忍不住去"报复性补偿”。补偿曾经那个没有被满足的自己,补偿遗憾了许多年的愿望,补偿错过的那些被爱的感觉,其实,这是一种治愈童年创伤的误区——补偿心理,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报复性食欲、物欲:
父母总是念叨"我们很穷,这么贵的东西我们用不起”“我们一辈子没有享过福”,所以形成“任何美好的事物都觉得自己不配”或是“当买一件比较昂贵的东西时就产生负罪感”。等我们长大后就开始报复性吃美食,并且疯狂买小时候没有得到的东西,这是报复性食欲、物欲。
报复性索取“爱”:
因为缺乏父母的爱,但又渴望父母的爱,所以长大后总是期望被爱,一遇到点温暖就会失去理智,会觉得这就是爱,于是会慢慢地陷入爱情的圈套里。
报复性地报复自己:
以前阳光开朗,喜欢交朋友的你,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这样好累,逐渐关上了自己的内心,变得孤僻,喜欢独来独往了。现在的专业和职业规划都是父母选的,你听从了,但是过得很痛苦,就好像一直沉浸在这种痛苦中无法自拔。
童年创伤是有可能会影响一生的,儿童会反复体验创伤的过程,让其痛苦不堪。童年创伤也可能留下后遗症,例如对某些环境、动物等的恐惧,分离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等。所以,我们该怎么治愈童年创伤呢?
欣赏和感谢自己能很好地活到现在:
童年时遭遇到了困难,有难以抹去的阴影,但至少,到现在已经成为了过去,不管以前的日子如何,我们都要感谢今天,感谢今天长大的自己,未来在我们手中,童年的不美好,更是锻炼了我们的能力。
承认不公和困难:
既然遇到过不幸和困难那就勇敢地去承认它,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在许多事情上都是如此,只有勇敢的去面对不公和困难,才能看清它的本质,找到更好的办法,更好地去解决这个问题。承认不公和困难既不是懦弱,更不丢人,相反,只有一味逃避责任的人,才会一直选择活在阴影之下,承认即是为了勇敢的前进,所谓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一大步。
宽恕:
一个带着愤怒和仇恨的人是不会获的幸福的,学会宽恕,也是放下束缚自己的锁链,宽恕是一种健康生活的心态,更是一种治疗童年创伤的重要举措,古人云:“冤冤相报何时了”,有些事情,应就让它随着时间流逝让它从我们的脑海消失,学会宽恕,也是学会解放。
认识自己:
一般来说,经历过童年创伤的人群,大大小小都会有点心理阴影缠绕在心中,这时候,认识自己就尤其重要了,认识自己,即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认识,也是恢复自信的重要举措,也正是学会认识自己,才能最终走出阴影,走向新的人生道路,开发自己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