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际合作、创新地理教学模式。4月28日,我院联合郑州七中开展"地理探究实践"主题研学活动,通过气象观测、自然探索、数字化地理实验三大实践模块,打破传统地理教学的壁垒,让专业知识与技术为中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15时许,活动在我院气象观测场拉开帷幕。这里不仅是天气监测的前线阵地,也是学生们探索自然奥秘的第一课堂。我院学生(郝万康、张家琳、王梦烨)担任起义务科普讲解员的角色,他们专业而生动地介绍着各类气象仪器的功能与操作流程,从风速计到雨量器,每一项演示都清楚准确,引导中学生逐项破解气象观测的奥秘。学生们在近距离观察与亲身体验中,学会了如何读取数据,逐渐理解气象预报背后的科学逻辑。
随后,一行人步入自然博物馆,这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张大磊老师引领着学生们穿梭于历史的长河与自然的广袤,每一步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与发现的惊喜。在这里,学生们主动探寻自然界的秘密,感受地理学跨越时空的魅力,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对地理学科的认同感和热爱。
数字化地理教学实验室则是本次活动的亮点所在。数字沙盘与AR技术的结合,使得喀斯特地貌的地质运动过程跃然眼前,那些曾经只能在书本上想象的场景,如今以三维动态的形式展现,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地质环境中。通过三维建模与虚拟仿真技术,抽象的地质概念转化为可交互的立体模型,显著提升空间认知效率,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学生们反馈热烈,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他们收获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对地理学科的新兴趣,许多原本觉得枯燥难懂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学习动力得到明显增强。
本次活动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一次成功尝试,利用高校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平台,为中学生搭建一个集学习、探索、创新于一体的实践平台,有效提升了学生地理实践力,增强了区域认知素养。未来,我院将持续深化此类活动,积极探索地理学科创新育人路径,开发系列主题研学课程,打造地理学科协同育人示范项目。